梁氏之亡篇-《少年帝国》


    第(2/3)页

    15日,汉桓帝刘志封邓猛为皇后。此时刘志还以为邓猛姓梁,下令将其改姓为薄。后来知道其实是邓香之女,才让她复姓邓氏。同时追废自己第一任皇后梁女莹下葬的懿陵为贵人冢…由此也可见刘志对梁氏的怨毒有多深!

    刘志终于等来了这一天。13年多的隐忍,终于守得云开!刘志有理由相信:明天、明天的明天,汉朝的太阳将灿烂无比!在梁冀一手遮天的时代里,只有梁、孙两家有阳光沐浴权。现在横在天空中的黑手被砍掉了,刘志总算看到了太阳,却感觉那么的陌生…

    刘志认为:等到这一天实在不容易,必须赋予那些曾帮助他的人以见光权。为此,刘志召开庆功大会,重点大奖颁给曾跟自己饮血为盟的那五个宦官,全封县侯:单功劳最大,封新丰侯2万户。徐璜武原侯15千户、具瑗东武阳侯15千户、左悺上蔡侯13千户、唐衡汝阳侯13千户。并提拔两个小黄门左悺、唐衡为中常侍。世称“五侯”

    接着,刘志再封尹勋、霍谞、张敬、欧阳参、李玮、虞放、周永7人为亭侯。设置秘书监官。大司农黄琼升任太尉、光禄大夫祝恬升任司徒、大鸿胪盛允升任司空。

    梁冀新诛,天下想望异政之时,居公位的黄琼借着这股东风,刚一上位就弹劾各州郡赃吏十余人,独独征召范滂入府为自己的椽吏。

    范滂当年曾受命为清诏使,按察冀州。结果当地郡县守令有贪赃者,皆不待其到任举劾,便自解印绶,望风逃去。这次被黄琼征召,范滂也立马就弹劾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2o余人。尚书见范滂一下子弹劾这么多人,怀疑其挟私。范滂正色答道“若有一人举劾不当,臣甘受显戮”

    尚书令陈蕃上疏向朝廷推荐五名处士:徐稚、姜肱、袁闳、韦著、李昙。汉桓帝刘志下令以安车玄纁之礼前往征召,但五人皆受召不至。

    还有一个叫魏桓的人,也被刘志征召。乡人们都劝他入朝做官去。魏桓却道“做官就要为民做主。如今后宫千数、厩马万匹、左右尽是权豪。我现在去做官,这些都能有所减少吗”乡人答道“应该不会”魏桓叹道“那我还去做什么官”

    与这些公卿士大夫们正相反,外戚、宦官们却都加官进爵。皇后邓猛之父邓香被追赠为车骑将军、安阳侯。母亲宣被封为昆阳君。其兄邓演之子邓康为沘阳侯、邓统为昆阳侯、邓秉为淯阳侯、堂侄邓会袭封安阳侯。邓氏宗族皆列校、郎将,赏赐以巨万计。

    还有中常侍侯览因献缣五千匹,得封关内侯。后来又被列入诛梁冀的功臣名单内,进封高乡侯。小黄门刘普、赵忠等8人被封为乡侯。这些小宦官都被封了,那的确诛梁冀有功的五侯则更是格外贵显,权倾内外。

    说到底,汉朝权力的阳光,从梁冀的手里溜走,只滑到了刘志、邓氏和宦官们的手里,还是跟众公卿们没什么关系。众公卿不禁仰天长叹:一直以来,我们士大夫都是反外戚的敢死队,然而皇帝在反梁冀最需要人的时候,却没想到我们;当皇帝天下大权在手一握时,也没我们什么事。我们到底是来干什么的呢?难道天生就是当摆设,被唤来打去的角色吗?

    为什么外戚得势时没士大夫的权力?外戚失势时也没他们的位置呢?很多士大夫都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直到一件事生后,很多人才猛然现了答案!

    事情的起因是:一个不怕死的人写了一封不怕砍头的奏书。东郡白马县令李云上书汉桓帝刘志,还故意不粘封口,同时手抄三个副本,分别送到三公府上!

    一般情况下,给皇帝上书是要严格保密的。有时为提高保密程度,还要在粘贴封口上面贴上皇帝亲启的提示。这个李云不粘封口,就是不怕信给别人偷看,特别是给皇帝传信的宦官偷看。还将副本送到三公府上,只能说明李云写这封奏书,就是想要唯恐天下不知的巨大效应!

    李云不但唯恐天下不知,更唯恐天下不乱。说白了,他就是出来炒作的,以生命为代价!

    事实上,李云不是为个人出名而炒作,而是为一个远大的梦想。这个梦想也是孔子一生的梦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儒家的政治理想中,要想国家稳定、天下平安,只要搞定两种关系就行了:君臣的社会关系、父子的伦理关系。

    然而当今的汉朝,君不君、臣不臣。君常被劫持,臣常越位行事,搞得天下全乱成一锅粥。如再不拨乱反正,国将不国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