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风起巴尔干四-《大时代的中华梦》


    第(2/3)页

    而韦珣如此大方的将三艘战列舰出售给奥斯曼,也是华夏和奥匈帝国和意呆利王国达成的协议。

    说到底还是奥匈帝国和意呆利王国没有绝对的信心在地中海制海权争夺中获得优势,不论是他们自己还是华夏和德国,都不看好。

    但同盟国的战略是在非洲进行一定规模的战役,牵制英法在非洲的殖民地兵力,破坏殖民地向英法本土提供原材料。

    按照秘密商议的分工合作,三艘战列舰虽然归属于奥斯曼,但在战争时期要统一和意、奥海军行动。

    而奥斯曼也知道三艘战列舰是未来他们在地中海拥有制海权的关键。

    哪怕是奥斯曼再腐朽,抽出三四千人作为海军的精干人员,也是可以的。

    到时候哪怕战斗力不如意奥两国,但抗抗伤害打打掩护还是没有问题的,最差也能做到北洋水师在甲午时期的战斗力。

    毕竟,在奥斯曼,哪怕是再腐朽,面对国家利益的时候,苏丹也不会修院子过生日。

    华夏少了三艘战列舰,英国人在印度洋部署的舰队就可以减少三艘主力,压力减少之后,可以更稳固的保证印度洋到欧洲的防线。

    可英国哪里知道华夏的总参谋部已经秘密指定了两个作战计划,可以在两三日之间将英国在远东的舰队覆灭大半,甚至可以威胁英国的本土舰队。

    在有着潜艇的情况下,华夏完全不用太过战役三艘战列舰的战斗力。

    在海军的未来规划中,战列舰也是要退役的存在。

    南美的战局此时两边打得火热,可战线的推进却是遥遥无期,犬牙交错的阵地战让所有人都知道南美的战局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什么变动。

    但这样也让德奥达成了目标,因为他们成功的完成了最低的目的,干扰硝石矿的开采。

    至于能不能掌握硝石矿,那就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在两大阵营都进行紧张的战争储备情况下,华夏可以有限的供应他们硝石矿,英法只能靠殖民地和本土的硝石来生产弹药,大家半斤八两。

    即便只是半斤八两,对于处于劣势的同盟国阵营来说,这算是好消息了。
    第(2/3)页